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交通史话--我国古代车辆发展简述

2014-01-10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南史·刘 〔yǔ禹〕传》说:刘 和何偃一起去参加郊祀,何偃乘牛车跑在前,刘 打马追上,问何:"你的车子怎么这么快?"何偃回答说:"牛骏驭精,所以疾尔。"《宋书·刘德愿传》中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情节:刘德愿特别擅长驾牛车。他曾在道上立两根柱子,距离仅仅能通过车辆,在百步之外,他振策长驱,将近数尺时,打牛飞奔,从柱间直过而不触及柱子。时人都惊叹他的能耐。这些史实都说明,在古代的交通运输中,牛的作用是很大的。古代的畜力车还用驴、骡作动力。远古时代,我国内地没有驴,当然更没有骡。最初的驴、骡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学者们研究,它们从边疆引入内地,大约始于3000 多年以前的商汤时代。那时,西北少数民族以骡子为"贡品"献给帝王将相当作珍贵异兽来玩赏。到了战国末年,骡子比以前多了一些,但仍属皇族玩物。汉代陆贾的《新语》里说:"驴、骡、驼、珊瑚、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由此可知,在汉代初年,驴、骡的身价可和珊瑚之类的珍品相媲美。虽然,到东汉时驴、骡开始用于运输,但只有到了南北朝,西北少数民族带来了大量驴、骡,并且内地人民逐渐掌握了马配驴或驴配马繁殖骡子的方法和饲养知识后,驴、骡的生产能力才被挖掘出来,越来越广泛的用于运输、骑乘和耕地。《魏书·萧宝寅传》载:萧宝寅从南朝逃亡北方时,曾藏匿于山洞,向居民"赁驴乘之"。北魏的拓跋焘北攻柔然,"发民骡以运粮"。后来北周武帝进攻突厥,征发关中公私驴马全部充军。可见这时驴、骡的使用,已经不亚于牛马了。南朝作家袁淑,还把驴子的运输功劳写进他的文学作品《驴山公九钖文》,称赞说:"若乃三军陆迈,运粮艰难,谋臣停算,武夫吟叹,尔乃长鸣上党,慷慨应邗,峡岖千里,荷囊致餐,用集大勋,历世不刊"(《艺文类聚》卷九四)。到了唐朝,在陕西一带又设立了大规模繁殖驴、骡的牧场,驴、骡的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特别是其中的骡大于驴而健于马,更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外,用骆驼作为车辆的动力,在西北地区比较多见,无须多说。较为特殊的是,晋代还有用羊拉车的记载。晋武帝时,领军将军羊 私乘羊车,受到司隶校尉刘毅的弹劾。另外还有象车,晋武帝平吴之后,南越献驯象一头,于是造作大车驾之。在皇帝车驾出行时,以象车领头,车载黄门鼓吹手数十人,使越人骑象而行。可见到了这个时期,马、牛、驴、骡、骆驼以及羊、象等,都在运输行列之中了。畜力车位居陆上交通运输的主要地位,正是我国古代交通史的重要标志。
  4. 轿是特殊的车辆
  轿子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有人说,轿子是一种不用车轮的车,这话不是毫无道理的。《隋书·礼仪制》载:"今辇制像轺车而不施轮,用人荷之。"没有轮的"车",用人抬着走,这便是轿子了。因此我们把轿子放在这里加以简要介绍。据史书记载,轿子的雏形远在夏朝时期就已经存在。《尚书·益稷》记述大禹治水时自称:"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四载"当中,就包括原始的轿子。对此,《史记·夏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1978 年,在河南固始县侯古堆开掘的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出土了三乘肩舆(轿子的古名)。它们制作颇为精巧,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说明在此之前,肩舆已有了一段较长的发展过程。
  从先秦到两晋时期,统治阶级主要是乘车外出。虽说当时轿子还不流行,但是在皇室贵族的一小部分人中还是越来越喜欢用轿子的。晋朝顾恺之在他所画的《女史箴图》中,就生动地描绘了西汉成帝与班婕妤同乘一驾肩舆的情景。如果从地区来看,则在南方交通不便的山区中,轿子的普及较北方平原为快。但是直到唐朝,肩舆除了帝王乘坐之外,一般还仅仅为妇女和老弱有病的官员所享用。唐朝著名画家阎立本有一幅《步辇图》,画的就是唐太宗乘轿的情形。图中的唐太宗端坐在一乘"步辇"上。由两个宫女扛抬,四角还有宫女扶持。《旧唐书·玄宗纪》载:唐玄宗一次欢宴百官于上阳东州,醉者赐以床褥,"肩舆而归,相属于路"。一时乘肩舆者很多,然而乘轿毕竟是皇上的恩赐,轿子还不是社会通用的交通工具。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肩舆在山区用得比较多。当年武则天到万安的玉泉寺时,就因为山径危悬,要用准备好的肩舆上下,却被王方庆谏阻了。这证明当时确是有人用过肩舆上山。《旧唐书·卢程传》说,卢程到晋阳宫去册封皇太后时,"山路险阻,安坐肩舆"。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年老退休后,与香山名僧如满者结香火社, "每肩舆往来"(《旧唐书·白居易传》)。这说明轿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得到较大普及的是在宋朝。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中,繁华的北宋京城汴梁大街上有许多轿子出游。这些轿子虽然同汉唐时期的轿子大同小异,仍两人抬杠,但选材精良,以硬木为主,上雕花纹飞龙,造形美观。样子和近代见到的大致相同。南宋时,轿子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宋史·舆服志》中说:"中兴东征西伐,以道路阻险,诏许百官乘轿。"到明朝中后期,连中小地主也"人人皆小肩舆,无一骑马者"(明顾起元《客座赘语》)。明清时期,轿子发展为四人抬或八人抬。王公贵族之所以越来越宠爱轿子,是因为坐在这种特殊的交通工具上,无车马劳顿之苦,安稳舒适。清朝文人王渔洋有诗道:"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这时,轿子已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重要代步工具。
  古代的轿子,大致有两种形制或类型,一种是不上帷子的凉轿,也叫亮轿或显轿,一种是上帷子的暖轿,又称暗轿。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帷子的用料颜色等方面都有严格的区分。如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得用蓝呢或绿呢作轿帷,所以有"蓝呢官轿"、"绿呢官轿"之称。另外,轿子按其用途的不同,也有种种不同的名字:皇室王公所用的,称为舆轿;达官贵人所乘的,叫作官轿;人们娶亲所用的那种装饰华丽的轿子,则称为花轿。抬轿子的人有多有少,一般二至八人,民间多为二人抬便轿,官员所乘的轿子,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之分。如清朝规定,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城乘 "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外省督抚乘"八人抬",督抚部属乘"四人抬";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乘"八人抬"等。至于皇室贵戚所乘的轿子,则有多到10 多人乃至30 多人抬的。此外,乘轿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规定,处处显示着封建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乘轿者安稳舒适,可是抬轿的人却苦不堪言。在封建社会,轿夫同其他被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一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轿夫的劳动又苦又累,挨打受骂,还经常出交通事故。抬轿子讲究抬得稳,走得快,所以好轿夫都是经过专门训练和长期锻炼的。尤其是四人抬、八人抬官轿的轿夫,是要有高超的技术和充足的体力的。
  现在,人们一般已不用这种使用人力代步的交通工具了。随着封建社会的被推翻,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除了在特殊场合,如某些传统婚礼场合,尚能看到一些罕见的花轿外,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已经为时代所淘汰。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