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发展人民群众更满意的交通运输

2019-04-30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汤玉祥:推进智能驾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认为,从目前技术发展来看,智能驾驶在城市公交和环卫车辆两个公共服务领域已具备推广应用的基础,可加快落地实施,有效增强城市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且有助于提升交通效率,减少城市拥堵,增强交通安全性;同时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污染,降低劳动强度,为城市环卫工作效率及持续性发展提供帮助。
 
  汤玉祥建议应从国家层面明确示范运营城市及示范区域,提供示范运营政策支持;由国家层面牵头,修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覆盖范围,将智能驾驶车辆纳入保险承保范围,明确保险对象、承保金额、事故责任划分标准等;同时建议国家重点扶持具有优秀的智能驾驶技术研发能力的企业。
 
  ◇陈修言:解决充电设施“落地难”
 
  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修言认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社会资本缺乏投资充电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充电设施“落地难”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公共充电设施利用率偏低,尚未形成规范、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用地缺少政策支持,建设方多以租赁、分成等方式与场地方合作,成本高、风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意愿不强,目前主要依靠电网企业推动。各地的市政建设规划较少考虑充电设施的布局和用地等事宜,充电设施的建设规划与实际执行情况偏差较大,老旧小区加装充电设施的难度更大。充电设施数量偏少,车桩比例仅为3.6∶1,使用的便捷性有待提高。
 
  陈修言建议,未来需要大力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泛在电力物联网旨在通过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推动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实现数据资源的汇聚、共享和挖掘。重点应用领域在客户侧,服务新能源汽车发展是重要方面,能够提供充电方案智能匹配等智慧出行服务,并能够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发展提供整体用能解决方案,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综合施策促进充电设施的便捷使用。
 
  ◇余留芬:“交通 产业”带来新生活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表示,“交通 产业”让地处贵州高寒山区深处的岩博村从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村。
 
  余留芬认为,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路修好了,运输畅通了,“盘县火腿”“岩博酒”这样的特产才能卖得越来越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不仅实现人便其行、货畅其流,村民的精神文化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岩博村还在谋划新一轮发展规划,力争打造成为全域旅游精品村、全面小康示范村、乡村振兴样板村。
 
  ◇李彦宏:构建更完善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AI成为科技企业研发的重点。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引导,通过应用示范,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构建更完善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李彦宏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加强引导,建立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并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在加快车路协同标准制定的同时,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开发车路协同管理平台。开展智能交通应用示范,选取有条件的城市,率先部署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等应用,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李书福:规范汽车改装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因缺乏具体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我国汽车改装业尚属于国家政策和汽车行业的灰色地带,市场不规范且争议很大。由于目前营业执照并没有针对民用车改装的经营范围,所以基本都是处于“半地下”的状态,无论是人员技术还是改装水平,与国外成熟的汽车改装行业都存在着巨大差距,改装配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也无从考证,为改装车辆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汽车改装行业技术壁垒高,改装人员培训相较汽车、汽配专业难度更高且周期更长。国内相关汽配维修类学校虽设有改装方面培训,但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改装人才水平不高。
 
  李书福建议出台符合国情的汽车改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汽车各部分的改装范围与限制;建立汽车改装安全、质量与服务的统一标准;成立专门质检机构,对改装产品的生产企业与产品设立认证注册机制;对于改装厂,需建立明确的软硬件审核与改装服务监管机制,明确改装与售后责任范围。此外,鼓励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汽车改装人才。同时开展汽车改装试点,先行先试。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