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引领运输方式协同融合打造综合运输服务升级版

2016-08-18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推进企业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法定责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强化安全运行监管能力。加强危险品等特殊货类、交通高峰期等特殊时段、冰冻雨雪等恶劣气象条件下的运输安全监督管理。依托道路运输车辆联网联控系统建设,加强车辆动态监管。深化道路运输“平安年”活动创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
  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支撑。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事故统计分析制度,研判安全生产形势。强化涉及安全应急等重点岗位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资格管理。
  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完善运输服务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各级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运力储备,加强安全应急演练,提升运输服务应急联动能力。统筹节假日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组织,健全大面积航班、高铁延误以及铁路重点物资运输迟滞等预警机制,提高综合运输服务整体应急处置能力。
  >
  加快推动“互联网 ”与运输服务融合发展
  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指尖消费”需求,《规划》从多个方面推动“互联网 ”与运输服务融合发展。
  推动实现智慧运输服务“一点通”。支持提供基于移动终端的铁路、民航、公交运行动态信息及城市路况查询等服务。推进综合运输服务“移动政务”平台建设,加强政务公共信息向全社会开放,提升政务微博、微信服务水平。
  推动实现公众出行支付“一卡通”。建立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服务价格、风险管控、绩效评价等制度规则。鼓励组建交通一卡通清分结算平台,支持装备改造升级,实现支付业务的跨区域清分结算。推动交通一卡通积极拓展小额支付、移动支付等服务功能。
  推动实现公共信息服务“一网通”。统筹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企业整合多种信息资源,以公众出行服务网站、多媒体查询、移动终端、可变信息板等多种形式,合理引导公众出行。
  >
  加快推动运输服务与相关产业联动发展
  围绕培育壮大多业联动产业集群,推动运输服务与前后向、上下游关联紧密产业的协同联动,促进形成“运输服务 ”跨界融合发展新格局。
  推动运输服务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以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技术船舶以及标准化运载单元和货运车辆、多式联运转运设备等为重点,拉动成套装备研发应用内需,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运输装备制造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
  推动运输服务与流通业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作为流通业基础支撑和服务主体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和顺达通畅城乡物流网络,支撑内贸流通创新发展。
  推动运输服务与旅游业联动发展。适应旅游业改革发展新形势,加强交通运输与旅游行业间信息共享,完善主要旅游景区公共客运基础设施,适度拓展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服务功能,加强枢纽场站与旅游景区交通衔接,推动“快进慢游”的便捷运输服务系统建设。
  推动运输服务与农业联动发展。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探索建立以便捷交通为引导的农村社区空间布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三农”发展新格局。
  >
  加快形成《规划》落地实施的强大合力
  为加快推动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规划》以专栏形式列出了“快件上车上船上飞机、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公交都市、多式联运、公路甩挂运输、城乡交通一体化、货运车型标准化、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一卡通互联互通、汽车维修信息公开与电子健康档案、互联网 运输服务、12328服务畅通”等12项专项行动和推进工程。
  在《规划》贯彻实施过程中,需要发挥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体作用,需要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需要广泛依靠社会公众和运输企业参与,凝聚综合运输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加强部门衔接协调,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市场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企业成为规划实施的骨干力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创新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考核。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开展关键技术基础研究、联合攻关和示范应用,发展综合运输服务众创空间。提升队伍能力素质。以推进职业化为核心,着力提升运输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快培育一支爱岗敬业、服务规范、形象文明、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队伍。营造良好治理环境。加强舆情监测与新闻宣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文化建设,为综合运输服务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