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正道沧桑——记长春客运集团总经理王浩然

2014-03-12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在长春,乃至吉林省,如今提起长春公路客运集团,可谓尽人皆知,好评如潮。但是,了解这家企业历史的人并不多。
  1995年,作为国企的长春客运“四面楚歌”,火车提速、航空快捷、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国有、集体、个体商户纷纷加盟道路客运,抢夺道路客运这杯“羹”,在各路诸侯称雄的无情竞争中,长春公路客运公司市场份额跌落近一半。
  那年,王浩然出任公司总经理,当时,他面临的是一个十分棘手的乱摊子,由于实行了站运分管,原有的站车联营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三分之二的营运车辆,已经到了报废的年限,内债外债高达6000多万元。员工人心思散,能者走,庸者靠,懒者泡,企业已濒临亏损边缘,他带领企业劈波斩浪,背水一战。
  >
  临危受命  果断改革
  为了让企业置于死地而后生,他上任之后的第一把火,就点在了转变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上。国有企业的硬伤,就是员工的思想太陈腐、不解放。观念更新并非虚对虚,而是虚功实作。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劳动报酬加大向脏苦险累难岗位倾斜的力度。这些实打实凿的举措,使长春客运员工清醒了,“靠”没有出路,“混”要砸饭碗,只有敬业图强,奋发努力,企业与自己才会拥有美好明天。
  他上任之后的第二把火,就是优化劳动组合。公司完善了单车定额承包责任制,新车购入的资金,由过去单位承担改为单位与承包者各负责一半,油耗维修费也改为承包车自理,实行了全员合同制,企业有权除名不称职的职工。原有的15个科室合并为10个,制编由82人缩减为69人。
  改变观念天地宽,员工的观念更新了,企业焕发了活力,效益大增,财源管滚滚而来。
  1997年,他点起了改革的又一把火,实行主副分离,副业向市场要效益。
  在将近40年的传统机制中,企业员工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要改变员工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观念,难免遇到抵触情绪。王浩然带领企业坚持改革,毫不松动。
  公司彻底改革旧的经营体制,建立起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的全新经营体制。把公司下属的6个经营实体全部推向市场,经营部门都成为自负盈亏,独立承担各项成本、费用的经营实体。
  1998年初,公司又把3个修理厂完全推入市场。让员工眼睛向外,广揽业务。3个修理厂实行了24小时优质服务。同年7月,修理厂又与光机学院联营,将高科技项目光处理引入汽车修理行业,延长了发动机使用寿命。这个高科技新项目不仅深受客户欢迎,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年就实现了利润7万元。
  >
  两大战略  重领风骚
  在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怎样把道路客运这块大蛋糕做大,怎样把流失的客流夺回来?怎样重振昔日“龙头老大”的雄风?王总经常谋划如何赢得这盘棋。他审时度势,果断地实施了两大战略,一是开发新线路,上马老线路。二是客车更新换代,高中档齐头并举。
  线路对于道路客运企业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今市场放开了,拥有了线路就等于拥有了不尽财源。经过考察,公司合理地安排线网布局,使通往各县区的线路与当地的线路相连接,形成了乡乡沟通的道路客运网。近年来,有一些客流量偏少的偏远老线路,成了无人肯上线运营的空白地段,王浩然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恢复了7条老线路。对于极难产生效益的线路,公司实行零效益运营,重在培育市场。通过不懈的努力,企业终于又发展成了吉林省客运龙头。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