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大部制改革助力公交优先发展

2018-10-31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我国城市公交的管理曾长时期独立于交通运输体制之外,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对政府交通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就一直存在,并自八十年代以来也曾多有动议,直到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政府机构改革方案才明确了大部制改革方向。将改革的基本价值指向定为:推进政府机构向大部门制发展,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治理追求的需要,其最直接落脚点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这次机构改革中,国务院整合交通部、民航总局、邮政局的职责及原属建设部的城市客运职责,组建新的交通运输部,为城乡交通一体化、综合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为承接好公交管理职责并加强道路运输管理职责,2009年3月初下发的交通运输部“三定”方案中明确设置道路运输司,具体履行有关城市客运管理职责。按照部党组的安排和要求,我到道路运输司履职,围绕公交优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使公交优先发展成为共识

  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机构改革的原则和要求,将城市客运交由交通运输部履行,有利于城乡统筹规划,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为城市公交发展增添活力。但当时城市公交发展远赶不上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难以满足群众日常出行的需要,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较多。需要了解掌握行业情况,提高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城市公交的发展之路。

  调研摸清情况。建设部划转过来的城市客运职责,包涵了城市公交和出租汽车,当时出租汽车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行业队伍的稳定问题,城市公交的突出问题是发展不够、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部领导带队到一线调研,当面倾听包括出租汽车司机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形成了出租汽车发展分稳定、规范、发展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并着手起草出租汽车健康规范发展的政策意见,开展出租汽车发展问题理论研究,这些工作为以后出租汽车乃至网约车的规范管理都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城市公交当时车辆老旧、公交场地严重缺乏、补贴资金不到位、职工收入低的问题十分突出,加上之前对城市公交定位认识不准,经营体制上也比较混乱,城市公交服务难以满足群众出行需要和城市发展的功能要求,成为城市公交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统一思想认识。接手指导城市客运的职责后,我们在行业里组织开展了行业发展大调研,城市公交作为行业十大调研课题之一,旨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在调研发现问题的同时,基层公交人克服困难,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好服务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们形象地称公交人是“晨曦里的第一批行人,雨天里的第一把雨伞,雪天里的第一行脚印,星光下的最后一个身影”。他们的确为大众出行走得更早,行得更急,回得更晚。这更坚定了我们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将城市公交发展的更好的决心和信心。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作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世界各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在我国更需要走一条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城乡一体化程度、改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装备设施绿色化水平的道路,这也就需要进一步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

  确立公交优先战略思路。对城市公交在城市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直接影响着城市公交的发展,成为影响公交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交流活动和研究工作,设立公交论坛开展理论探讨,交流公交发展典型经验,树立公交先进人物,推动管理体制落实,促进经营体制和经营机制更加适应,每年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扩大城市公交的社会影响,研究起草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城市公交优先发展的思路设计安排和推进工作。同时引进了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创造性地首先在深圳市设立了公交都市的试点,部与深圳市签订了公交都市的共建协议,形成了部指导公交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为促进和落实公交优先发展开创了新的方法。

  ◇扎实推进公交优先发展工作

  “大部制”改革以来,我国加大城市交通治理工作力度,城市公共交通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务院和交通运输部在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方面出台了新政策,建立了新机制,开展了新工作,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进入新纪元。

  注重顶层战略设计。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指示,明确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推动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全面实施,2012年10月29日,交通运输部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会议强调,一是要深刻认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大意义。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践行执政为民理念、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迫切需要,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二是要全面推进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是关系全局的重大紧迫任务,要坚持规划先行,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安全发展,加强队伍建设。三是要切实加强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组织领导。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国家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决策部署落实到行动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形成工作合力;深化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绩效考评,提高服务质量。

  2012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文),针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的形势和要求,从树立优先发展理念、把握科学发展原则、明确总体发展目标、实施加快发展政策和建立持续发展机制5个方面提出了全面的指导意见,实现了多方面的政策和制度创新。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首次印发的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综合性政策文件,该文件是推动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纲领,对于推动城市公共交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城市公交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为了贯彻落实国发〔2012〕64号文件,推动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交通运输部于2013年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交运发〔2013〕368号),明确了公交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16条具体的实施意见。各地也积极响应,落实具体扶持政策和措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开展示范试点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服务城市居民出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上还比较滞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公交供给能力不足、服务质量不高、普遍服务不到位、安全防范和应急反应能力薄弱等问题仍然突出,群众出行不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断加剧,与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进入“十二五”期,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城乡、区域化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逐步加快,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和迅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加强城市客运管理的规划内容,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提高城市客运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和规范城市公交运营管理,并以专题形式提出结合国家低碳城市建设需要,选择30个城市实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

  201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交运发〔2011〕635号),提出了保障更有力、服务更优质、设施更完善、运营更安全、管理更规范的建设目标。创建公交都市是贯彻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行动,是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重要抓手,是缓解治理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两批共37个城市被交通运输部批准成为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开启了为期五年的创建期。

  结合公交都市创建工作,交通运输部还组织开展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重点推进试点城市加快信息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规范公交行业管理、改进运营调度和监管模式、增强行业决策与安全应急指挥能力。2013年7月,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交运发〔2013〕428号),明确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给予4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快速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建设以及清洁能源公交车辆推广应用。

  强化标准规范建设。标准化建设是推进行业服务升级,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规范和加强城市客运行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推进城市客运标准化工作,组织编制行业急需的标准规范,推进城市客运规范化发展。2012年4月,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交通运输部推动成立了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9)。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包括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汽车租赁、城市客运轮渡及水上旅游客运、城市客运枢纽场站和其它客运附属服务设施等领域。其职责是组织拟订城市客运标准发展规划,编制《城市客运标准体系表》;组织城市客运标准的计划、预研、立项、编制、审查、报批;负责本专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宣贯与解释工作;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应技术委员会国内对口技术业务工作。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公共汽电车专业工作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工作组、出租汽车专业工作组和综合专业工作组4个专业工作组,分别具体开展各领域的相关标准化工作。

  成立以来,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交科技发〔2014〕169号)的要求,迄今已初步建立了包含城市客运领域基础标准、服务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四个层次共120项标准(国标56项、行标64项)的城市客运标准体系,有力支撑“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推进公共交通服务信息化”等部重点工作,编制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公交专用道设置设置条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汽车租赁服务规范》《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要求》等60余项重点标准(其中发布了39项,报批了21项),形成了城市客运标准研究和制修订的专家团队,有效推动了一系列重点标准的实施应用,基本适应了城市客运行业发展需求。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在每年的9月组织开展“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以公交都市创建为主舞台,活动主题定为“优选公交、绿色出行”。各地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城市公共交通车载电视等大众媒体,以及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的作用,做好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公交都市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从2010年开始,交通运输部组织编制《中国城市客运发展报告》,反映每年度中国城市客运发展状况,展示行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要点,内容涵盖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汽车租赁等领域的发展统计数据。该报告为社会公众了解城市客运行业发展状况提供了基础材料,同时为城市客运行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相关科研工作提供了参考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大部制改革以来,不断推进城市交通治理相关工作,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到2017年,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年度客运量已超过900亿人次,在城市客运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日均客运量达到2.49亿人次,相当于全国铁路日均客运量的31.1倍,为国内城市居民提供了基本出行服务。

  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国已有34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超过45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共有26个城市开通BRT线路,运营里程达到3400多公里。全国公交专用道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地铁等大容量公共交通与BRT等中容量公共交通与传统公共汽电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已在国内多个城市逐渐成型。“P R(Park and Ride)”“B R(Bike and Ride)”“BMW(Bus Metro and Walk)”等新的出行模式正在逐渐普及。

  我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里程355.20亿公里,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722.87亿人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13亿列公里,客运周转量达1587.64亿人公里。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设施水平较高,运营线路长度占全国总线路长度43%,日均客运量占公共交通的比例已超过50%。北京、广州等城市地铁最小图定行车间隔实现两分钟内,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车辆装备方面,“烧油”的公交车已经不再占据主导地位。全国65.12万辆公交车中,汽油车、乙醇汽油车和柴油车占30.1%,天然气车、纯电动车等绿色能源车辆占69.9%,充分体现了近年来注重环境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工作重点。

  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依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各城市加强运营数据监测,优化调度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各地出现了“济南369出行”“畅行江苏”“宁波通”等出行服务APP;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导航软件介入当地实时公交信息,用户数量已超过5亿人次,更加方便了公众出行。

  全国交通一卡通也在全力推进,加强联调联试。目前,全国已有195个地级以上城市初步实现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已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多个区域。其中,有145个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了公交线路全覆盖,河北、吉林、江苏、福建、河南、海南、贵州等7个省份已初步实现省内全部地级以上城市互联互通,全国共发行互联互通卡近1000万张。通过交通一卡通跨地域、跨交通方式的应用,有效提升了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便利了群众出行。

  同时,“互联网 ”公交服务快速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多元支付和定制服务加快普及推广。有55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提供了基于互联网的定制公交服务。杭州市主城区所有公交线路实现“公交卡 支付宝 银联云闪付和移动支付”全覆盖。天津、武汉、广州、合肥等城市今年新开通了手机移动支付乘坐公交服务。北京市机场快轨实现手机二维码乘车。深圳市开通e巴士、优点巴士等预约类公交线路近900条。郑州、海口等城市积极推动社区巴士、微型公交等多元化服务体系。西安、保定等城市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掌上公交等提供一站式出行信息服务。

  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全国新增公共汽电车线路达到3997条,新增轨道交通线路26条,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实现行政区域内公交全覆盖。其中,北京还开展了微循环公交建设,开通了连接社区和重要客流节点的“专”字头微循环线路92条,日客运量突破18万人次。南昌市开通近30条微公交线路,日客运量近5万人次。重庆市新增近50条微循环社区公交线路。杭州、南京市针对每个地铁站点制定交通衔接配套方案,加强换乘衔接。石家庄、青岛等地通过公交延伸、班线公交化改造、客运资源整合等形式,全面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溧阳市通过农村班线公交化改造,合理规划设置线路,增加补贴投入等方式,建立了农村客运班线开得通、留得住的机制。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