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们责无旁贷

2018-05-16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推动车辆管理改革。继续推进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贯彻落实推进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改革工作相关部署,组织开展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合并政策、实施细则、综检联网规范和民生实事的宣贯培训,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综合性能检测和环保排放检测合并工作,研究提出信息共享和加强执法检查的政策建议。

  全面推进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城市交通管理处处长孟秋)。高质量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是经济效益的改进,是社会公平的改善。推动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绿色低碳、便捷高效、模式多样的城市交通服务,满足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出行需要。

  推进城市绿色出行。制定绿色出行行动计划,立足行业职责研究设计好我们准备开展的活动。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将调整后的农村客运、出租车油价补助资金统筹用于支持公共交通发展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动新增及更新公交车优先选择新能源车辆。创新形式吸引公众参与,推广典型城市好的做法,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公众将选择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作为自觉行动。

  提升公交服务品质。让公交出行更便捷,指导城市加强快速通勤系统建设,科学优化公交线网布局。让公交出行更可靠,补齐公交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短板,让公交车快起来。让公交出行更舒适,通过指导各地公交都市创建,不断提升车辆装备水平,87个公交都市城市的公交车况车貌要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让公交出行更贴心,从细节抓起,点滴服务逐步提升能力,让公交焕发出新的色彩。

  促进城市交通多元化发展。推广多元化公交服务,积极整合车、路、人出行信息和服务,提高公交个性化出行服务能力。推进网约出租汽车政策落地,推进巡游车与互联网融合,理顺网约车经营,促进规范管理。促进共享单车规范有序发展,协调相关部委加强对企业收取和使用押金、预付资金的规范管理,构建用户资金全链条监管体系;另一方面要落实城市人民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保障共享单车健康发展。

  加快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管理处处长曾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要以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把“安全隐患零容忍”“隐患即事故”的理念贯彻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安全运行的全环节、安全要素的全链条。

  事前预防。会同发改、住建等部门制定可研、初设的《运营服务专篇》编制和评估大纲;会同发改、住建等部门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交接管理办法》,明确试运行、竣工验收、资产结算等交接界面内容和程序,界定职责;制定《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保护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运营保护区安全管理各方职责、作业项目审批、安全巡查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要求。

  事中控制。实现事中有效的安全控制要以安全数据分析和量化管理为有力驱动,构建以风险隐患管理为核心的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长效机制,梳理分析各城市当年度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制定发布下一年度安全行动计划,明确风险等级高的领域,持续整改。通过企业自查、第三方评估、行业安全绩效评估三个层面的分级管控体系,实现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控制和持续改进。制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明确运营信息统计内容和方法、信息报送流程和规范性要求。

  事后处置。从“健全应急预案,完善联动机制”“强化现场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增强公众参与,提高自救互救”“严格事故调查,行业通报警示”等方面入手,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目标,完善应急资源配置,强化实战化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的快速性和有效性,完善运营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处理、分析、共享机制,全面提升行业安全发展能力。

  继续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综合运输服务处处长耿晋军)。建设交通强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持续提升的过程,需要久久为功、稳扎稳打。

  做好示范工程项目实施。组织各地对46个示范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排查摸底,全面了解项目进展。加快多式联运枢纽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会同规划司落实有关支持政策。指导企业按照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实施,加强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做好经验总结和复制推广。

  加快标准规范建设。组织综合运输标委会加快多式联运电子运单、驮背运输、可拆卸式箱体等标准规范制定。发挥专家组作用。适时召开专家组座谈会,围绕多式联运发展的重点问题、任务举措等,听取意见建议。组织召开座谈会。组织召开前两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企业座谈会,了解示范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一步发挥企业和协会作用。依托行业协会推进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合作,鼓励企业在多式联运 “一单制”等方面探索创新。依托实际项目推广已形成的技术性成果。进一步规范数据填报工作。

  道路客运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道路客运管理处何明)。在高铁时代到来之际,我国道路客运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实现系统效率、服务水平、资源利用三位一体的系统最优化”为主攻方向,按照“推进新旧业态融合、提升道路客运发展质量、保障道路客运安全水平、提高综合治理能力”的基本思路,基本形成“服务体系便捷高效、技术装备先进适用、安全保障科学有力”的道路客运体系,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运输服务保障。

  合理定位,差异化发展。完善运输网络布局,合理确定竞争区域。合理避开与高铁平行的竞争,做好节点衔接运输(以火车站、点作为道路客运分流旅客的主战场),实现“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车头向下,见缝插针,占领和夯实铁路无法涉及的运输区域和盲点。

  科技引领,智能化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移动互联网与道路客运行业的深度融合,发挥互联网受众群体光、信息时效快、平台公开共享等优势和道路运输“门到门”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合作共赢,融合发展。促进道路客运与旅游、物流等行业的融合发展。以运游融合发展为例,发挥传统客运企业重资产和旅游企业经营者轻资产的互补性特点,延伸道路客运服务供应链,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产品服务。

  注重安全,集约化发展。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筑牢道路客运安全基础。有效整合客运资源,筑牢市、县、乡(镇)、村级客运网络,打造培育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营网络。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