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杭州市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发展对策研究

2015-10-21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水路网络方面,计划投资290亿元重点建设京杭运河及京杭运河二通道、江东航道网等骨架航道,其中京杭大运河既是杭州内河航运大通道,也是国家历史文化长廊,于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逐步提高航道等级结构,重点打通钱塘江中上游航运瓶颈,提升富春江船闸通过能力,继续完善“一港、三干、四支”的内河航道网络,实现“三江两河”顺畅通达。
  航空网络方面,推进萧山国际机场的航空口岸国际化,加快开辟欧美重点城市国际航线,加密亚洲主要城市的航班频率,不断完善东亚、东南亚航线,研究增设欧美亚太重要城市国际物流专线,力争到2018年,旅客年吞吐量达到3410万人次,其中国际及港澳旅客吞吐量突破600万人次。
  城市交通网络方面,继续加快建设“四纵五横”的城市快速路网,预计到2017年底基本建成主城快速路网及对外快速通道,计划投资312亿元用于新建快速路81.7公里,总里程将达到203.7公里;加快实施地铁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并上报国家发改委,预计到2018年,形成5条225.8公里的轨道交通骨架网络,其中新增149.8公里,计划投资908亿元,轨道交通分担率将占城市总客运量的20%以上;基本建成“主城区对外放射状”的快速公交骨架网络,长度达到222公里,其中新建80.4公里,预计投资7亿元。主城中心区六车道以上道路公交专用道设置率达到50%。完善“五位一体”的杭州特色公共交通体系,形成九区四县(市)一体化并延伸覆盖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公共交通网络,打造立体化、多层次、便捷换乘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系统,到2018年,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61%,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不含步行)达到45%。
  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加快构建以门户型客运枢纽为核心、市域公共交通枢纽为支撑、市区公共交通客流集散枢纽为辅助的三级客运枢纽体系。其中,I类门户型客运枢纽主要承担杭州与区域城市间的长途客运联系,包括萧山国际机场、杭州火车东站、城站、火车南站以及杭州汽车客运中心站、汽车北站、汽车西站以及汽车南站等;II类客运枢纽主要承担与杭嘉湖绍城市群其他节点城市及市域内主要城镇的联系服务,包括临平汽车总站、萧山汽车东站、富阳汽车站、轨道交通与城际铁路换乘站以及黄龙集散中心、万松岭集散中心等交通枢纽;III类客运枢纽主要承担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衔接换乘功能,以及入城口P&R换乘枢纽,包括武林门换乘中心、下沙中心区公交枢纽站、婺江路公交枢纽站、蒋村公交中心站以及高速公路入城口P&R换乘枢纽等。未来3年,重点建设9个对外综合客运枢纽、11个城市公共交通换乘枢纽、14个P&R停车换乘枢纽。加快火车南站的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机场、火车东站、城站、火车南站的对外客运枢纽体系;加快轨道7号线以及连通火车东站的萧山机场快速轨道的前期工作,早日实现重要枢纽间的便捷互通。同时,增强综合客运枢纽内部疏导能力,加快内部慢行换乘设施建设、完善慢行引导标识,减少行人换乘时的绕行;新增客运中转服务信息共享,方便综合枢纽内部的各种交通方式间的换乘。
  货物集疏运中心建设。统筹物流节点规划布局,充分考虑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设施规划等多种因素,按功能规模设置“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站点”三个层次的物流节点,以萧山机场物流保税园区项目为龙头,在布局上建成“两圈六带五园十心多点”的物流发展空间框架体系,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计划建设5个物流中心、5个物流基地和3个物流园区,包括杭州交联物流前进物流中心、浙江正易物流中心、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空港园区、江东公铁物流园区等,使得公路运输货运枢纽最终形成由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集装箱中转站、中转货运站、一般货运站等组成的货运主枢纽和一般货运站两级站场体系。水路运输货运枢纽主要依托杭州港。
  综合运输组织模式建设。积极推进空铁通、空巴通、公铁通等联程运输,大力推广客运联网售票,实现省内所有地级市中2级以上客运站的客运联网售票服务,逐步推行航空异地值机等服务,进一步延伸客运枢纽服务,扩大服务覆盖面。大力发展水陆联运、空陆联运、江河海国际联运、内陆港铁联运、高速公铁联运,全方位开展集装箱、快运、国际联运、轿车、化工、城市配送、冷链等专业物流和多式联运,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强对传化物流等一批综合运输企业的的扶持力度,完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加快城乡物流企业发展。
  综合运输工作机制建设。积极推进交通体制机制改革,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综合改革试点要求,推进21个方面的改革事项,其中重点推进“一城一交”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综合交通指挥中心运作机制建设、公共交通综合运行协调指挥中心建设。到2016年底,完成综合改革试点各项任务,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体制保障。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保障等交通行业相关管理政策,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本等机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加快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完善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协调工作机制。
  打造快递物流之都。结合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快递物流,加快形成与电子商务业务和电子商务虚拟物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发展局面,特别是充分发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的优势,还将在海宁建设物流基地的京东商城等,加快与电商等联动发展,建设成以“线上集成+跨境贸易+综合服务”为主要特征的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创业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大数据中心。根据“一路一带”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打造与“网上丝绸之路”相呼应的物流体系。借鉴现有“义新欧”班列的成功经验,努力开通杭州中欧班列。
  打造智慧交通之都。一是完善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建设,整合交通、交警、城管、规划、城建、气象和铁路、民航、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等交通信息资源,努力打造一个全天候运行、全行业覆盖、全方位监管、全社会服务的综合交通信息指挥中心,实现信息汇聚、信息服务、运行监测、行业监督、辅助决策、舆情监察、应急处置和12328交通服务监督热线等八大功能。二是继续推进信息资源整合,建立杭州市综合运输信息互联互通的综合管理平台,逐步形成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智能化、高效化的综合运输服务信息共享体系。三是强化信息枢纽地位和功能,借助杭州电子商务发达,特别是拥有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国家物流信息平台和多家物流快递企业信息平台等优势,进一步强化交通物流信息集散地的功能。四是深化智慧化服务应用,完善“交通·杭州”手机移动应用软件,向公众提供各类交通信息查询、出行规划、实时路况、出租车预约等服务。
  打造绿色运输之都。推广节能环保运输装备,优化各种运输方式运力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建立生产节能减排统计监测体系和减排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推动交通节能减排监管工作和考核工作。绿色车辆装备方面,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公交车在现有3985辆的基础上,计划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760辆,市区公交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上升到63%;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出租车在现有3570辆的基础上,计划新增新能源出租车2000辆,主城区出租车中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上升到56%;新能源租赁车在现有12800辆的基础上,计划新增30000辆;并在城市物流配送车辆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城市充电设施的布局规划和建设。实施非机动车道改善工程,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标准,继续开发完善具有杭州特色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现有8.1万辆公共自行车的基础上,计划每年新增公共自行车7000辆。实施重点步行单元改善工程,发展特色慢行交通,继续打造一批类似中山路的国内外知名精品步行街。此外,通过实施公交优先、交通环境容量控制、限行等交通管理措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将西湖景区建设成为低碳交通示范区。
  (作者: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