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西安出租车和专车市场探访

2015-09-15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
  出租车企业:“打的难”有苦衷
  西安天子出租车公司现有出租车近1300辆,面对“专车”抢占市场的行为,也很受伤。
  当问到西安“打的难”的原因时,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打的难”首先要明确出租车的定位,他是公共交通一种重要的辅助性或者补充性交通工具,既有公共交通的部分属性,又有满足特殊公众出行的特点。
  该负责人说,为什么本世纪初那几年不存在“打的难”的现象,一是当时城市框架没现在这么大,人口没有这么多,出行需求本来就少;二是当时出租车的定价针对的是部分消费能力较高的人群,普通居民的出行都分流给公交车了。他举例说:今年出租车调价之前,西安出租车9年未涨过价。2005年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1万元,那时候要说花6块钱坐出租车,人们还会考虑一下。但是到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就超过3.6万元了,这时候再说花“6 1”块钱坐出租车,那就是很普通的事情了。所以说,还是要把出租车的价格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满足特殊公众的出行需求。
  今年,西安出租车起步价上调为9块钱,该负责人说,调价后,明显感觉坐的人少了,加上专车等影响,出租车一个班的空驶率由原来的两三公里提高到现在的10公里左右,很多驾驶员都想转行。
  谈及专车,天子出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专车”的出现,给他们至少造成了很大冲击。特别是“专车”给很多“黑车”披上了合法的外衣。现在,“黑车”不游街了,下载个软件,摇身一变就是“专车”、“快车”司机。出于对网络平台的信任,很多以前不坐“黑车”的乘客,现在都在坐“黑车”演变而来的“专车”、“快车”。
  面对“专车”的冲击,出租车企业也表示这是“互联网 ”时代的大势所趋,宜疏不宜堵,但是必须要控制总量,从多元化的出行需求划分市场。对于“打车难”问题,建议充分运用价格的杠杆,像用电一样错峰收费,分流客源,让高消费人群和真正有急事的人能够随时有车可乘。
  >
  专车司机:收入提高了
  1987年出生的小韩已经有10年驾龄了,在未加入“滴滴专车”之前,一直在给租赁公司开车。小韩当“专车”驾驶员已经5个多月了。据他介绍,自己所开的别克GL8商务车高峰时期一天可以接十几单,主要跑机场和旅游景点,平均每个月的流水在3万至4万元,比单纯在汽车租赁公司开车收入要高许多。小韩说除去每天500元任务,剩下的就是自己和公司按比例分了。
  小韩说,他们这些“专车”司机流动性不大,有很大一部分出租车司机也转行来开“专车”了。他们不用游街,有订单就抢,没订单就找个地方歇着。说起抢单,小韩有一套自己的心得,他说专车司机都有一个群,有的司机从机场接机后,会告诉大家有一批游客入住某家酒店了,其他专车司机就会在这个酒店附近等着,抢到单的机率就会高很多。另外,什么地方有查车的,他们也能第一时间知晓。
  小韩也表示愿意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管,通过一定的程序拿到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件。他说,其他专车司机其实也都是认可的。
  >
  出租车司机:我们要的是公平
  接受采访的出租车司机姓冯,今年43岁,已经在出租车行业摸爬滚打了22年。冯师傅说,出租车是他们一家安身立命的工具,妻子患糖尿病多年,儿子今年上大二,所有的花销都要靠出租车。
  提起“专车”,冯师傅意见很大,他说,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早上一睁眼,头顶就悬着130元的份钱,而专车司机呢,一分钱费用都没有,跑一单挣一单,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他说,出租车按规定5年一更新,一年一审,而做“专车”的私家车去年就已经取消按年限报废的规定了,新车6年才一审。与“专车”比,出租车根本就不具有竞争性。此外还有保险费的差距,私家车一年的保费基本在3000至4000元,而出租车的保费至少在1.3万元,这也不公平。
  据冯师傅计算,今年以来,一个白班出租车从早上7点跑到下午5点,只有300元的流水,比起过去400至500元,下降很多。而夜班生意更加惨淡,一晚上只能拉一两百块钱,纯收入仅为50到60元钱。
  冯师傅说,出租车司机的诉求很简单,一是公平,而“专车”与出租车天生就不具有公平较量的基础。二是稳定,绝大多数出租车驾驶员都是把出租车当成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在做,但“专车”的出现,给整个出租车行业的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他一样,大多数出租车司机对政府有很大的期待,其中既包括对出租车运价的合理定位,也包括对“专车”的规范。
  >
  乘客:方便实惠是王道
  对于乘客来说,专车和出租车更倾向于哪个?笔者也采访了身边的朋友。
  小赵是一家民营房地产企业的中层财务人员,他举了个例子。6月初的一天下午,他要从北郊凤城四路到高新区大寨路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期,他在公司楼下站了将近半个小时,从他身边经过的出租车很多,但很少有停下的。有两辆出租车拉着乘客,停下来问了目的地以后,丢下一句“不顺路”就走了。这时碰见自己的同事,同事给他说,我给你叫个“专车”。从手机下单、电话沟通,到车辆抵达只用了3分钟。车到了以后,司机下车为自己开了车门,提醒系好安全带,并递上一瓶水。
  朋友挺激动的说,车是丰田凯美瑞,空调一直开着,很舒服。一趟下来虽然用了将近100块钱,但同事有抵用券,折算下来也就60多块钱,跟出租车差不多。
  笔者问小赵,如果没有抵用券,一趟100块钱你会坐吗?小赵说,如果不赶时间,自己还是会选择便宜实惠的出租车或者公交车。但遇到急事儿,又打不到出租车,“专车”也是一个选择。况且自己当时坐的车辆档次较高,现在“快车”、“顺风车”等产品,价格甚至比出租车还低,选择面更广。一次体验,小赵已经成为“专车”的忠实粉丝了。
  笔者后来也查阅了相关机构的调研情况,用过“专车”的人,大多在说“专车”的好:随叫随到、车好价低、服务周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不少人“吐槽”出租车:车难打、气难受、价不低。
  对于专车和出租车,引用网上市民的一句话:“专车也好,出租也罢,作为一名老百姓,要的只是方便快捷、价格实惠的出行环境”。
  (作者:张峰 周迎春 张路 陕西省交通厅宣传教育中心;王晓东 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