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车来了,出租汽车如何变革
2015-08-19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
T|
T
引导和规范“专车”。滴滴等“专车”的出现,其本质就是在总量控制政策下变相新增出租汽车,是零成本的经营权与高价经营权的竞争。假如一个城市当天人们打车的需求总量是个固定值,那么出租汽车总数的增加必然会使单车的营收减少,要使单车营收还是保持不变,那必然会使每位乘客支付的运费增加。不管是何情况,不是司机利益受损就是乘客利益受影响,数量增加越多情况更甚。
从多数乘客角度讲,不希望自己利益受损,那就从乘客角度推导下结果:一般情况下,行业平均收益越高,吸引高素质从业人员越多,相反司机收益不断下降也会导致从业人员素质同步下降。对于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乘客来说,这种局面不是乐见的,特别是单身女性乘客。为追求更好的服务,许多人愿意花比打车更贵的钱去乘“专车”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证明一分钱一分货,行业平均收益必须得到保证,“专车”的增量也必须受控。“专车”的定位是弥补目前出租汽车运力供给上的不足和不平衡,应主攻高峰时段乘车需求和区域出租汽车领域,但不能造成总量过剩局面,否则一方面会冲击传统的出租汽车经营市场,引发行业不稳定;另一方面数量上的剧增会降低行业的平均收益,最终会损害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消费者的利益。
在美国、英国等许多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长期以来偏偏对出租汽车行业实行死板的总量控制政策,这是经过实践检验和反复论证的。相反,很少见到放开出租汽车总量后行业服务质量仍然很好、从业人员素质还很高的城市。
>
保障手段
加强行业立法。在提倡依法治国的今天,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和创新,离不开上位法的支持。当务之急是通过广泛调研和论证,对行业改革做好顶层设计,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法规和地方性规章,推动行业自上而下的改革和创新,为行业走出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打下良好的法治基础。
改进管理方法。行业管理主要抓两项指标:安全和服务质量。可以通过车辆定位技术、3G视频技术、电子围栏技术,同步记录出租汽车行驶的轨迹和速度,查处出租汽车超速行驶、区域出租汽车越界经营等违章违规行为;通过车内同步录音、视频技术、服务质量即时评价器等,全程跟踪出租汽车司机服务质量,实现服务质量可追溯,为司机服务质量考核和乘客投诉处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服务质量第三方测评,客观公正评价企业服务质量整体水平,以改进管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优胜劣汰;通过建立行业服务质量仲裁制度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数据库,让行业管理部门快速有效地处理乘客投诉,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严肃行业服务纪律。
完善工作机制。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和创新,必然涉及到公安、物价、工商、技术和监督等许多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这些部门相互配合和协作,如建立出租汽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讨并出台相关政策,形成改革合力,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落实编制经费。出租汽车行业是一个城市的名片,若要提高行业服务质量、规范行业管理,必须在管理编制和经费上给以充分的保障;建立以车辆数为参照的定编机制,实现人车管理力量匹配;根据不同的城市定位,确定相应的地方财政扶持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媒体监督。出租汽车行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和服务质量的好坏,是当地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的话题。加强媒体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的正确引导作用,能对提高行业服务水平,弘扬行业内部正能量,有效平衡企业、司机和乘客三者不同利益诉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挥协会作用。协会可以通过对全行业基础资料和经营管理的调查研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贯彻出租汽车行业政策;协调行业内外各种关系,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改善经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作者:浙江省嘉兴市道路运输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