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打造“一车三方”平台 强化事中事后监督
江苏省“一车三方”联合动态监督平台是在原有的江苏省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形成车辆动态信息与静态信息相结合、政府监管平台与企业安全生产监控平台相互动的多级信息交互体制。“一车三方”平台可以归纳为“一个平台、两个闭环、三道防线、四级应用、多方共管”这样一个基础结构。
一个平台:即以“一车三方”平台作为主导,整合交通、公安、安监等多方资源,实时采集各管理业务过程、车辆运行过程、现场执法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静态、动态信息,通过比对分析、数据截取等手段,形成综合预警信息,为各部门、各企业(个人)提供服务。
两个闭环:即平台的车辆动态监督、企业源头监管、路面现场稽查和系统后台处罚实现联动,形成内部动态监管的闭环,实现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认真处理、狠抓整改、留下痕迹;将动态监管信息与运输企业证件办理、班线招投标、运力发展、年度审验以及安全评估等工作相关联,形成动态监管与资源配置的闭环,以资源配置作为“指挥棒”,使企业从被动接受监管转为主动承担安全主体责任。
三道防线:即由下而上建立起企业监控、市处监管和省局监督三道防线。
四级应用:即以省、市、县、企业四级应用需求为导向,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交换、资源整合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
多方共管:交通、公安、安监等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通过平台信息共享、相互抄报、联合执法等方式,形成联合监管、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更好落实了运输企业的监控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
>
广东:适应新常态
发展新业态
广东省正在抓紧出台深化道路客运行业改革的有关政策,鼓励创新服务模式。一是创新道路客运组客模式,开展道路客运企业自主组客试点。由试点企业开发与全省联网售票平台对接的自主售票系统,参照铁路、民航运输企业的经营模式,实现互联网自主售票。自主售票组织的乘客应到客票指定的客运站和配客点乘车。二是开展联乘联运服务。有条件的道路客运企业可利用企业本身线路资源,或与其他道路客运企业通过合作方式,依托全省联网售票平台,在途经高速公路服务区或客运场站、配客点开展联乘联运服务,拓展道路客运线路网络,提升班线实载率。三是开展个性化出行服务。针对社会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小批量、高端服务需求,支持诚信优质道路客运企业,在确保动态监管的前提下,申请开展定制班车、定制包车、校园专线、商务专车、小型包车等个性化服务试点。
此外,主动发挥行业指导与统筹作用,着力解决综合运输服务新业态发展的两大瓶颈。一是行业资源整合及源数据开放问题。道路、水路运输行业主体较分散,资源整合难是必然问题,也正是行业主管部门主动作为,加强统筹协调的大好时机。广东将加快行业资源整合,以完善的道路水路行业管理和运营数据为基石,推动综合运输源数据开放。今年广东计划组织一次运输创客大赛。二是行业诚信体系建设问题。目前,信用广东网已上线试运行,汇集包括交通、公安等38家成员单位213类信息。交通运输部门将在与之实现互联共享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公路、水路运输市场信用系统。
>
重庆:信息化建设助推出租汽车服务创新升级
2012年,重庆市成为全国首批15个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城市之一。2014年底在全国率先完成竣工验收,系统建成了“三大中心”,实现了“九大功能”,取得了“四大成果”。
“三大中心”,即:数据资源中心、监控指挥中心和电召服务中心。“九大功能”,即:监控指挥和调度功能,电召服务功能,动态监管稽查功能,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功能,公交IC卡刷卡付费功能,企业在线业务管理功能,综合运行分析功能,信息发布和浮动车交通信息功能。
“四大成果”,一是在全国首次实现公交IC卡的实时结算。刷卡消费金额直接清分到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对应的银行卡上,每笔交易实时结算到账(最长不超过15分钟),并免费短信通知驾驶员。二是实现跨行业部门的数据交换,将公安机关的驾驶人和车辆违章违法信息同步到出租汽车管理系统中,为驾驶员诚信考核、企业生产经营和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三是实现车载终端的创新设计。四是实现了对商业电召的整合规范。针对商业电召软件对行业的影响,采取“统一标准,前端开放,适度竞争,规范管理”的原则,制定手机电召软件接入方案,开放出租汽车智能终端数据接口,统一通信协议和业务流程。
>
甘肃:“分层、分步、节约”建设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在明确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PPP模式后,甘肃省历时8个月完成了24个一级客运站、19个二级客运站的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覆盖了全省14个市州中心城区和17个县区,并在2015年1月实现了全省联网售票系统试运,第一季度共计售出网络车票7893张,金额105万余元,越来越多旅客选择网络购票作为首选购票方式。
在联网售票系统建设过程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按照“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的方案建设实施。第一步按照“自上而下”的方法,由省局统筹建设,实现全省26个一级汽车客运站、部分建设条件充分的二级汽车客运站的互联互通。第二步按照“自下而上”的方法,由具备建设条件的二级、三级汽车客运站按照省局制定的标准,自愿提出申请,资产监管中心组织实施建设。“分步”建设的原则,不但充分考虑了各汽车客运站的基础条件,也发挥了联网售票系统运行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了全省联网售票建设进度。
>
福建:客运信息系统服务群众
安全便捷出行
福建省于2014年9月在全国率先建成由省级交通运输部门主导的全省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服务成效明显。福建省现有一级客运站38个,二级客运站66个,隶属于11家大型客运公司,均实现市域联网售票。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于2011年向省发改委申报建设《福建省道路客运信息系统》项目,并于同年12月获得批复。软件由省运输管理局承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基础设施纳入省交通运输厅云平台统一规划和建设。主要包括开发公众服务、企业服务、政府服务、协同服务四个子系统以及客运企业售票系统对接等协同工作。公众通过互联网访问网上售票系统,进行班次查询、网上购票、手机购票,企业和运管用户通过政务外网访问企业服务子系统、政府监管子系统。客运系统通过11条政务外网链路,与11家客运企业售票系统交换数据,网络呈星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