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联网联控:安全发展的“天眼”

2014-04-28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在制定标准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又创新开展了符合性审查工作。凡是不符合标准要求的车载终端和系统平台,不能用于动态监管工作。目前所有省级平台以及大多数企业的监控平台都在通过符合性审查。这项工作规范了市场,也规范了运营商市场,终端只要通过符合性审查,在全国都可以应用,打破了区域保护主义。2013年,交通运输部又发布了基于北斗卫星系统的两个技术规范,这些标准特别是车载终端的标准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下一步车载终端将具备驾驶员识别功能,为建立营运车辆驾驶员诚信机制奠定了基础。
  几年来,交通运输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协调国务院出台政策,先后有《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国发〔2012〕30号)等3个国务院文件对动态监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11年3月29日,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安监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安排部署“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工作。
  这些政策法规,让动态监控有了规范、有了制度、有了体系,在安装范围、安装要求等方面有了制度依据。比如过去安装卫星监控装置价格很高,几千元才能买一台,给运输企业带来经济负担,系列政策出台后,这些设备必须在车辆出厂前安装,其成本由生产企业承担,经营者和从业者得到了实惠。特别是2014年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以三部门联合规章的形式发布《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整个动态监管工作有了系统性强、层次高的依据,工作也步入更加规范化的轨道。
  >
  “示范中的示范”
  2013年1月14日,交通运输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加快推进“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实施工作。该工程由交通运输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联合组织实施,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项启动的第一个民用示范工程,被称为“示范中的示范”,也认为是北斗应用的试验田。
  抓住国家主推北斗系统的契机,推进示范工程建设,能够更多地探索卫星导航的应用模式和发展方向,同时也为我国自主建设卫星导航系统以及产业化应用创造条件。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克服了大量困难,北斗示范工程圆满完成,目标完成安装8万台北斗终端,中期就完成了10万台,到目前完成了约15万台。同时还顺利完成了支撑系统和业务系统的开发任务。这项工作既促进了北斗产业化,也为行业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这项“示范中的示范”得到了总装备部的高度认同和评价。示范工程开展到现在,对北斗的推进作用非常明显,带动了一百多家终端企业进入了北斗领域,在整个北斗系统的市场份额中,示范工程项目占了85%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北斗芯片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彻底改变了北斗因价格太高无法和GPS竞争的局面。目前北斗终端价格已经低于GPS,示范工程功不可没,可以说为北斗民用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创新性开展货运车辆监控
  这些年,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动营运客车的动态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道路客运事故数量大幅下降,正处于多年来最好的水平。但货运市场仍然存在安全问题,很多客车事故都是由货车的问题导致的,如果单方面关注客车,整个道路运输安全都很难得到根本改善。据统计,货运车辆占汽车保有量的7.8%,但在车祸死亡人数中,由货车造成的占28%,一年仅货车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达到18621人,货车司机死亡2666人,大货车变成“大祸车”。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