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由技术引发的城市公交系统变革

2019-09-25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第三阶段,城市公交系统的变革以物联网、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当前正处于这一变革时期。具体而言,随着上述关键技术的发展,在城市公交系统中出现了两点颠覆性的变化。一是公交出行需求的提前准确掌握。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等应用,每一个出行者的需求信息都可主动、快速、直接地反馈至公交运营企业,公交出行变得可以预约。相较于以往,城市公交系统变得更“宽”了。这意味着公交运营企业可以在提供运输服务前,就准确地获知出行者出行需求,公交服务将产生本质上的改变。二是公交服务切实针对个体提供针对性公交运输服务。相较于以往,公交出行者需求可在多样化的公交运输服务中得到个性化的满足,从服务形式而言,城市公交系统变得更“厚”了。这不仅意味着公交运输服务的丰富,还意味着针对每一个出行个体的切实公交服务评价变得可能。图3展示了这两点重要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此次城市公交系统变革所带来的是一个更广阔的、切实针对出行个体的公交运输世界。在这个全新的空间下,能够得到真正公交服务意义上更优质的解,即提供更切实个体的公交出行服务,相较于过去两次变革,第三次变革是一种城市公交系统本质性的、高层次的变革。因此,将会产生全新的公交理论体系、全新的公交管理平台、全新的公交服务应用。
 
  第四阶段,城市公交系统的变革以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为标志,目前已处于试运行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公交系统变革不同于前三个阶段的内部变革,而是发生在城市公交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的连接处。纵使系统内部已经取得了最优解,由于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外界因素,如城市信号控制、偶发的交通事故、随意的公交车加减速行为等,往往都会造成一定的误差。而随着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这些产生于城市公交系统与系统外部环境连接处的误差将得到进一步降低,连接将更平顺,同时管理者对于城市公交系统的掌握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前阶段下的应用试点
 
  当前,我们正处于城市公交系统变革的第三阶段,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发展催生下的“互联网 ”浪潮,正不断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如传统出租车、传统纸媒、传统零售等,稍有不慎便会被颠覆、被取代。在这样的环境下,城市公交系统如何应对,才能乘着技术革命的东风,进一步发展?建议如下。
 
  回归公交出行本质,重新建立城市公交系统模型,革新过去基于统计模型的技术手段。在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而呈现的新公交出行世界下,公交服务的管理者和运营者等将能够实时、连续并且较高质量的获得个体级别的公交系统观测数据。由个体数据出发,分析并切实掌握城市公交系统供给、需求及状态,最终针对性对公交服务进行优化,包括公交线网设计、公交运营调度等。上述新型的精准模型,不仅仅是对过去统计模型的延伸: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向下兼容统计模型;而且还打破了过去统计模型抽样、描述有偏等的固有局限,实现对系统本质的刻画与表达。这是城市公交系统模型的本质革新,是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而内生的,因此将推动相关研究理论的根本性变化。
 
  开发并推广个性化公交出行移动互联应用,掌握公交出行者需求及偏好。通过搜集出行者发起的公交出行需求及其偏好,实现主动、提前的信息采集,同时在提前掌握了出行者公交出行需求后,为其提供更切实的公交服务方案。
 
  打破固定化的公交运输服务方式,推动人性化、柔性化的城市公交服务新模式。在规划层面,公交基础规划、设计的核心思想将以实际出行者的需求及其偏好为基础,而非简单僵硬地照搬相关设计规范中的非直线系数、重复率等机械指标;在线网运营组织层面,公交线网运营组织方式将变得更为弹性和多元。根据不同的运输服务类型及场景,公交运营组织可在干线式、定制式、响应式等多种模式中灵活切换,运营组织完全弹性,以出行者需求为导向,不作无意义的绕行;在车辆组织层面,公交车车队组成将更为丰富,包含微巴、小巴、中巴及大巴。根据需求的大小,提供不同的车辆组合,不仅可以进一步精细化的控制公交企业运营成本,也可以降低公交运输服务的准入门槛,使更多社会闲置车辆能够参与其中,提高公交出行效率。
 
  依此,我们可以展望,在这场城市公交系统的变革中,未来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将以出行者的出行需求为根本导向,逐步形成多种公交运输方式共存的、相互补充的、弹性的和个性化的公交服务模式。目前随着“出行即服务”这一理念的日渐深入,国内外许多城市,诸如北京、广州、伦敦等都已经开通了个性化的定制公交服务,采用提前预约的方式,主要提供通勤类的公交出行服务。相信在这场城市公交系统变革后,城市公交出行服务将更以出行者出行的本质需求为导向,为其切实地提供针对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作为一种未来重要的基础出行方式,为建设智慧城市出行生态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持与保障。
 
  (作者: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