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落实总书记批示精神 农村运输服务成效显著

2016-12-19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改一条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
  2014年3月4日,总书记就农村公路建设作出重要批示,强调:“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近期,总书记再次叮嘱交通运输部,“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是总结经验,特别是成功经验所提出的,你们要继续努力,认真落实,久久为功。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批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作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农业现代化、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抓手,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新要求,确定了“五个坚持、五个确保”的“四好农村路”工作理念,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总目标,确定了“保基本、强服务、惠民生、促发展”的总方针,明确了加快实现“四个转变”的总思路,即:从“会战式”建设向集中攻坚转变,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水平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
  “十二五”期以来,农村运输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部党组连续两年将农村公路发展作为“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在中央车购税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近三年安排车购税投资2343亿元,车购税资金在公路建设方面安排的比例逐年加大。两年多来,近20个省级党委和政府把“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作为交通运输工作的重点,纳入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通过制度创新和系统推进,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主抓、社会参与”的强大合力。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和运营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农民出行和物资运输更加安全、便捷、经济、高效。
  >
  服务农业现代化的能力明显增强
  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98万公里,比“十二五”初期增长13.5%。乡镇和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99.99%、99.87%,通硬化路面率分别达98.62%、94.45%,全国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97.3%,优良中等路率达到80.6%。完成了8840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建成乡镇邮政普遍服务局所3.9万处,实现了“乡乡设所”。累计建设村邮站21.8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比率达到94.2%,基本实现“村村通邮”,为全面实现“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运输网络奠定了坚实基础。
  >
  服务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以来,累计安排车购税资金5500亿元用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建设,建成6.6万公里国省道和33万公里农村公路,解决了集中连片特困地区600多个乡镇、4.8万个建制村、2000多万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完成渡口改造1166处、渡改桥6.4万延米,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实施300多个“溜索改桥”项目,解决了1万余名学生的出行问题。扎实推进联系六盘山片区、定点扶贫四川阿坝州、对口支援赣南安远县等专项任务。2015年,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设300多个县级客运站、6.8万个乡村客运站。通过部省联动,多措并举,使农村交通成为带领百姓脱贫的致富路、党群干群的连心路、全面建成小康的希望路,农民群众昂首阔步走上了幸福大道。
  >
  服务便捷出行的能力显著增强
  截至2015年底,全国农村客运站总数达26万个,农村客运线路9.7万条,覆盖了3.5万个乡镇、57.4万个建制村,年平均日发110万班次,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到99.01%和94.28%,解决了5.7亿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纵横交错的农村公路客运网络。
  北京、河北、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湖北等7个省市率先实现了农村客运建制村全覆盖。湖北省将“村村通客车”作为“一号工程”,经验做法两次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江苏省将“行有所乘”纳入省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全面推进“镇村公交”。甘肃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意见》。广东省实施农村客运“三个百分百”工程,即“百分百镇有站、百分百符合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和百分百有候车亭”,并列入了地市级人民政府考核指标体系。福建省全面实施了海岛交通“百千万”运输服务工程,方便海岛居民日常出行。路通了、车来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打通了,“穷在天、困在路”的局面打破了,广大农民群众开始享受到与城市相同的运输服务,生活满意度、获得感逐年上升。
  >
  服务生产生活资料进城下乡的能力明显增强
  农村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70%以上。各地交通运输、供销、邮政、商贸等部门通力合作,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生产生活物资进城下乡更加便利。吉林、黑龙江、山东、贵州等地探索推出“交邮共建”“综合运输服务站”“货运班线”等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辽宁省建立了省级农村物流及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江西省全面推进农村快递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合作,邮政、快递携手推动资源高效共享。海南省推动快递“上车上机”工程,鼓励“互联网 农业 快递”模式,积极培育从“田间”直达“舌尖”的特色农产品示范项目。山东莱阳、陕西大荔、河南卫辉、湖北赤壁等一批典型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正在加快推广。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更高效地进入了百姓的菜篮子、摆上了群众的餐桌,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
  服务城乡统筹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各地不断加大城乡客运统筹力度,积极创新城乡客运管理和服务模式,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的稳步推进,缩短了城乡距离,“市民下乡、农民进城”更加便利,有力支撑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京津冀地区深入推进协同发展战略,创新体制机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大力推进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服务,实现行政区域城市公交全覆盖。重庆建立了政府出资购买农村客运保险和支线农村客运运营补贴制度。内蒙古、西藏、青海、宁夏等地均将农村客运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予以推进。新疆自治区和兵团建立兵地融合机制,协同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安徽舒城推行“财政兜底、一元普惠、城乡一体”的民生公交模式,财政每年出资2800万元支持全域公交改造。河北保定、浙江嘉兴、山东莱芜、河南新乡等地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建设城乡客运服务设施,创新推进“市—镇—村”三级城乡客运服务网络发展。目前,全国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达到3A级以上的市县比例接近80%。
  >
  服务农村地区平安创建的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累计安排车购税资金17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和危桥改造工程建设。全国累计处置农村公路安全隐患路段14.2万公里,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7.6万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31万座、95万延米,农村公路危桥数量逐年减少,安全出行环境不断改善。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