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回来!登录免费注册

主动融入互联网 运输服务焕新春

2016-07-18   来源:中国道路运输  打印 字号:T|T

——西安运输发展访谈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道路运输发展迎来了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把“互联网 ”作为第一要务,是陕西省西安市交通运输管理处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最直接体现。在刚刚从处长岗位调任党委书记的马旭眼里,传统道路运输行业更应该主动融入互联网,去“ ”互联网,而不是以互联网作为主体。马旭说:“要主动变革传统的体制和方式,通过信息化建设等手段,在创建公交都市、发展道路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等方面,利用互联网改善交通运输服务,让传统的道路运输行业旧貌换新颜。”
  >
  公交都市 互联网
  西安市是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首批试点城市之一,通过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加快实施“互联网 城市公交”,落实公交优先战略,推动了城市公交行业管理规范化、运行监管自动化、决策支持科学化、指挥调度合理化、信息服务一体化,提高了城市公交运输服务与管理水平。
  为改善群众出行,西安市建设了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依托城市公共交通数据资源中心,建设了公交出行信息服务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平台、呼叫服务中心等。“现在乘客可以通过网站、手机来查询公交出行信息,方便市民出行。”西安市运管处办公室主任张晓丽介绍说。公交出行服务网站提供公交企业查询、站点查询、公交线路查询、公交换乘查询、公交到站查询、路况信息查询等查询类服务。呼叫服务中心移交“96716”交通热线,为公众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查询等服务,满足市民的公交出行需求。
  西安市运管处在做好公交出行信息化服务的同时,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公共交通的竞争力与吸引力。首先,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研究制定了《2015年西安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方案》,新开、调整公交线路30条。结合地铁3号线的开通运营和公交场站建设情况,及时做好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加强与地铁的接驳连通,方便公众出行,今年计划新开、调整公交线路15条。大力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岳家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等8个公交枢纽场站,新增场内公交停车位603标台。其次,进一步优化调整公交站点布局,迁移站点30处,调整站点35处,增设站台6处。建立健全公交行业管理机制,起草上报了《公交线网动态优化调整管理规定》、《市区两级共建公交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应用,修改完善企业、线路、站点、车辆、人员管理等基础信息,实现与市公交总公司智能调度等信息资源共享,提升行业管理水平。配合落实“缓堵保畅”工作,督促客货运站场外迁三环,做好车辆和经营业户分流工作,加快实施物流配送工作。
  >
  小件快运 互联网
  在高铁迅猛发展的今天,道路客运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件快运业务作为客运站的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客运站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西安市在现有客运站提供小件货物运输的基础,搭建小件快运网络平台,通过O2O(线上线下服务),积极发展“互联网 小件快运”。西安市小件快运业务平台将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客运企业联合起来,改变原有“站到站”的经营模式,推行“门到站”、“站到门”的小件快运服务,实现上门取件和解决送件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小件快运网络化发展,是行业服务模式的“二次创业”。
  从2010年联网售票系统实施开始,市区内几家一级客运站也同时开始小件快运业务的信息化,目前,这几家客运站已经搭建起功能完善、流程合理、适合各站实际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发货业务、到货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小件快运 互联网的主要运作模式是:行包收费实行中心管控,中心财务控制运价,确保运输和托运人利益;货物配载与运行班次自动匹配,指定班车,分派下发指令装卸完成;货物配载完成后,由系统自动生成短信内容告之托运人相关信息;到达货物实行二维码管理,自动匹配有效库区,便于识别和查找;货物入库后,自动生成到达信息,在服务大厅显示屏公示,并将相关内容自动发送提货人。
  近几年,西安市的道路货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货运市场和货运体系还不完善,运输体系不够健全。在全市1万余家物流业单位中,注册资金不足100万元的占95%以上,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制约了用户对高效能、专业化、网络化物流服务的需求。为此,运管处坚持管理服务化,立足现有优势和基础,结合实际,在大力培育物流龙头企业的同时,引导企业转变物流经营理念,借力移动互联网,引入高科技手段,引进或搭建移动货运平台即“道路货运 互联网”,促进货源、车源等信息共享,实现车货匹配,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以此延伸和放大传统物流的功能,从而使企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物流业务的深入和专一化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物流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通过联盟的方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物流企业联盟成为物流企业合作的新方向。
  >
  旅游集散 互联网
  2013年,古都西安海内外游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亿人次,近两年游客数量保持在1.2亿左右,旺盛的旅游业成为西安市的支柱性产业。旅游与交通的组合是影响旅游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旅游消费的始终。西安市运管处紧紧抓住旅游市场发展道路客运,采取“以运输促旅游,以旅游带经济”方式,引导建立了全市第一家依托客运站的旅游集散中心——西安城南旅游集散中心。陕西城际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城南客运站站长张宝军说:“城南旅游集散中心是散客的集散中心,有正规的旅行社和合法的旅游车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安全。”
  2015年4月开始试运行以来,从集散中心出发的旅游线路增加到了40余条,仅2015年中秋节两天发送旅游客车近100辆,运送旅客近5000人,极大方便了周末及节假日市民近郊旅游,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西安城南旅游集散中心总经理方华说:“集散中心具有合法旅游资质的高端旅游车辆,实行公车公营模式,依托客运站实行安全例检,确保车辆符合安全运行标准,同时,游客在上车前全部进行‘三品检查’,确保没有危险品,从根本上避免了旅游客运的安全隐患。”
  集散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开拓创新服务。通过当地网站或自建网站的方式向社会发布旅游产品信息,游客可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随时关注到旅游信息,还可通过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方式完成便捷快速的支付业务。
  西安市运管处将积极推广城南客运旅游集散中心的做法,以客运站为依托,今年拟建成城西、城北、纺织城客运站旅游集散中心,探索资源共享发展之路。目前,正在建立一个集包车业务、旅游业务于一体,能够实现在线实时交易的官方旅游包车服务公共信息平台。平台以介绍旅游运输公司、旅游车辆信息、租车指南为基础,以租车预订为核心功能,以快捷、安全、便利为附加值。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各方的信息交换共享桥梁,一方面能为广大的旅客提供优质放心的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另一方面可借助新技术手段解决在旅游客运各个业务环节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用户评价和投诉的体制,强化服务监管,建立起西安旅游运输市场的信用体系。该平台是推动“客运旅游产业 互联网”的一次实践。

责任编辑:毕丹   

分享到: